close

 

father

小孩是否親身?這在過去通俗劇中是常見的劇情;劇情安排總是離不開小孩一定要找回親身父母,因為血緣重於一切,且認為養父母的愛是不可能比得上親生父母。所以一旦知道自己不是父母所生,則回到原生家庭是天經地義的事。

一般人總是很重視血緣關係,覺得唯有親生的子女才是屬於自己的。如果孩子撫育多年才發現是醫院抱錯並非親生,這個滋味恐怕只有當事人才能真正體會。

日本名導演是枝裕和執導的電影「我的意外爸爸」,將此衝突由過去偏向子女角度來衡量生育與養育之恩孰重,轉為以純父母觀點的感情與血統孰重?堪稱為一大突破。

我的意外爸爸 (英譯: Like Father, Like Son) (港譯: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 (日文そして父になる) 2013年坎城影展獲得評審團特別獎。導演以細膩與平實的手法來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與親子互動間情感與相處之道。美國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看完之後隨即買下版權,準備要在好萊塢重新拍攝。

男主角(福山雅治飾)是一位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父親,對孩子管教甚嚴,總給予最好的教育與才藝,但與孩子的互動卻甚為生疏。從冷漠自負,直至換回了擁有自己優良血統的孩子後,開始改變了與孩子的相處模式,也撥出更多時間陪伴家人與小孩,也重新思考自己與父母的關係,並嘗試向母親說抱歉;當看著相機內的照片,想起現在已回到原家庭而自己卻養育了六年的孩子時,整個情感流露的轉折既真實又透明,著實令人動容。而這整個心路過程才是這部電影的精華。

相對於另一個家庭,雖是開水電行,家境小康,但卻有另一套生活哲學與管教方式,時常陪著孩子放風箏與野營等,並總是參與孩子的成長,不會給太多的壓力與期待。這兩家庭剛好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_DSC2461

個人認為這部電影很寫實細膩,也道盡了親子血緣關係的要害;更強調父母與孩子互動的重要性,就像第二家庭的父親對男主角所說的:你不一定要學你的父親,多陪孩子一點,父親的角色也是無法取代的。

好電影可襯映出我們的內心,並闡述出我們心中不想碰觸的區塊。進而提醒我們重新思考自己家庭的點點滴滴與相處模式。

畢竟這世上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天倫之樂的親情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啟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0) 人氣()